(二)现代说
其又分为广义玉料说和狭义玉料说。其一是“广义”玉料说,认为凡是可作工艺美术品的珍贵石料均可称为玉石;其二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为西方学者所传播,后又被许多中国人所接受的,所谓中国玉只有两种,即“软玉”和“硬玉”,此谓狭义概念;而更有甚者,认为中国玉只有一种,就是指新疆玉或和田玉。

关于广义的玉和狭义的玉的概念定义,历来争议很大,有些学者坚持使用现代矿物学的定义(西方学者所说的狭义玉)来研究中国古代玉器,把凡不符合这一定义的古玉称为“假玉”或“彩石”,认为广义的玉是不科学的,应摒弃这一概念;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应使用广义的玉为宜,否则将使中国玉研究范围大大缩小,因为我国只是在商代以后才规范使用软玉,在此以前的大量的非矿物学定义的玉制品将无处搁置,从面会在考古学科上引起不应有的混乱。
自古以来,玉石的范围并无准确的界线。玉石是什么?有哪些品种?和单晶体宝石如何区分?玉石与有机宝石关系如何?玉的矿物学标准是什么?这些问题都无明确答案。

近代有的学者对玉进行了细致的划分。他们把玉和玉石区分开来,认为玉仅包括软玉和硬玉,其中软玉是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品种,按颜色又分出白玉、青白玉、青玉、碧玉、黄玉、糖玉和墨玉等;硬玉专指翡翠而言。至于玛瑙、青金石、绿松石、孔雀石、独山玉、岫玉、石英岩玉等,一般统称为玉石,不应包括在玉中。另有珊瑚、煤玉等,则称之为有机玉石。它们都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述之色,能引起人们的爱好之感。其他尚有一些不同的说法,都各有各的道理。然而,玉在中国不仅仅是地质学上的岩石和矿物,它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产物,内容相当丰富。单从地质学角度说玉仅包括软玉和硬玉,难以包含我国历史上所实际使用过的众多玉材,若单从社会学角度来寻找玉石的定义,玉石和宝石的概念也往往含混不清。从矿物学和宝石学角度看,玉或玉石主要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,而宝石则是指矿物的单个晶体或晶体碎块。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,历史上的确也出现过玉器由矿物单晶体雕琢而成的情况,如水晶雕件就是典型。

从以上分析看,对玉的科学定义既要考虑材料的本质属性,又要尊重历史事实。中国玉的定义,既要注重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,也要理解传统的习惯,既要不脱离历史的角度,更要尊重现实玉雕行业的实际情况。对于中国玉的定义,以广义说为好。从这一角度出发,对玉石的初步定义是:玉石是主要以矿物集合体组成的,被用来雕成玉器工艺品的天然材料的总称。个别情况下,也包括一些能用以雕琢玉器工艺品的单矿物晶体。